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放疗和化疗是胰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新兴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有望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对于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肥胖、慢性胰腺炎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这个话题沉重却不容忽视。想象你的身体内部有一个隐形的敌人正在悄然蔓延,它就是胰腺癌。这种疾病以其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成为了医学界的一大挑战。但别灰心,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突破,我们正在逐步找到与之抗争的新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胰腺癌治疗的多个角度,看看有哪些新的希望和进展。

胰腺癌治疗的新曙光:靶向MICAL2

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但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MICAL2的酶类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关键作用。MICAL2在PDAC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细胞,且其过量表达与肿瘤生长和扩散密切相关。

MICAL2通过增强KRAS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对健康组织的侵袭。KRAS信号通路是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而MICAL2的沉默能够显著降低该通路的活性。研究还发现,在接受PDAC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中,MICAL2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是高表达患者的两倍。这表明MICAL2的过量表达可能推动疾病进展至晚期阶段。

MICAL2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为开发新型胰腺癌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癌细胞中的关键分子通路,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打击。这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其他癌症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电场疗法:胰腺癌治疗的新选择

胰腺癌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癌症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晚期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2.9%,是所有常见癌症中最低的。为了早日攻克这个“癌王”,全球的医学家们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治疗方案。

电场疗法(TTFields)是一种新兴的癌症疗法,它使用调整到特定频率的电场来破坏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并导致受影响的癌细胞死亡。近期,一项针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研究PANOVA-3完成了最后一例全球患者入组,最终数据预计于2024年发布。

PANOVA试验是一项前瞻性的单臂研究,测试电场疗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这些患者的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并且在先前未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电场疗法吉西他滨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5%CI 4.3,10.3),中位总生存期为(95%CI 6.2,NA),在吉西他滨的历史对照中,分别为3.7个月和。电场疗法吉西他滨和nab-紫杉醇组,无进展生存期和一年生存率均是吉西他滨nab-紫杉醇治疗的历史对照组的两倍以上。

电场疗法的出现,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注射针剂治疗胰腺癌:全球首例

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但医学界从未停止探索。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钇[90Y]炭微球治疗胰腺癌手术,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患者吴先生,今年72岁。去年12月,他在医院检查中发现胰腺癌,肿瘤侵犯至周围大血管,已错过根治手术时机,只能考虑放疗联合化疗方案。由于邻近脏器对射线较敏感,常规外放疗的放射剂量受限,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谋一线生机,患者又前往苏大附二院消化内科就诊,寻求更好的办法。

此时,苏大附二院消化内科正在开展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内照射研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流程,经过前期筛查和多学科专家组评估,吴先生顺利入组进行该项研究一期临床试验。

在课题组牵头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金震东教授指导下,苏大附二院消化内科主任胡端敏、李兆申院士研究团队蒋斐教授、苏大附二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常留辉与苏大附二院影像科、核医学科、麻醉科、病理科、肿瘤科和介入科多科室紧密协作,共同为吴先生成功注射了一剂核武器”。

手术中,专家先将超声内镜送抵患者胃部,让超声探头紧贴胃壁,精准探查着贴隔壁”的胰腺肿瘤及周围血管情况。待找到一条离胰腺肿瘤最近”的通路,专家在超声引导下释放穿刺针。针头精准抵达肿瘤内给药位置,预先计算好剂量的钇